证监会官日前发布关于WeRide Inc.(文远知行)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称文远知行境外发行上市的备案材料收悉。公司拟发行不超过1.59亿股普通股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或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
(资料图片)
证监会表示,自备案通知书出具之日起至本次境外发行上市结束前,公司如发生重大事项,应根据境内企业境外发行上市有关规定,通过中国证监会备案管理信息系统报告。公司完成境外发行上市后15个工作日内,应通过中国证监会备案管理信息系统报告发行上市情况。
证监会同时表示,公司自本备案通知书出具之日起12个月内未完成境外发行上市,拟继续推进的,应当更新备案材料。
同日,ZEEK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Holding Limited(极氪智能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备案也获得通过,极氪拟发行不超过926,074,300股普通股并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自滴滴上市以来,中概股赴美上市处于停滞状态。2022年底,亚朵上市,使得赴美上市破冰。2023年以来,量子之歌、禾赛相继在美股上市,一度让赴美上市升温。但此后,中概股赴美上市又处于停滞。
随着文远知行与极氪IPO备案获通过,意味着中概股赴美上市窗口再度打开。
极氪上半年亏损8亿 投后估值130亿美元
极氪于2021年3月成立,为吉利汽车非全资附属公司。现时极氪由本集团、吉利控股以及外部投资人共同持有,致力于研发、采购、销售智能电动汽车和其他电动出行相关产品,以及提供相关服务。
基于浩瀚智能进化体验架构(SEA)开发的极氪001,是极氪的首款量产车型,于2021年十月正式开始交付。
极氪2023年上半年营收为212.83亿元,上年同期的营收为88.28亿元。极氪2023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8.09亿元,上年同期的期内亏损为7.59亿元。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极氪净亏损为20亿元。
2023年2月,极氪汽车刚刚完成了Pre-A系列优先股融资。极氪同意向该等投资者发行及配发合共139,375,669股A系列优先股,总代价为7.5亿美元(约50.9亿元)。该等139,375,669股A系列优先股将占极氪经扩大已发行股本约6.15%及约5.77%(按悉数摊薄及已转换基准计算)。
紧随交割后,吉利汽车于极氪的股权将为约54.73%(按已转换基准计算)及约51.33%。极氪汽车投后估值130亿美元。
参加极氪融资的投资方包括Mobileye Global创始人、CEO Amnon Shashua及宁德时代、越秀产业基金、通商基金、信安智造基金。
极氪2023年上半年累计交付42,633台,同比增长124%。极氪001平均订单金额超过33.6万元。
文远知行酝酿海外IPO
文远知行成立于2017年,全球总部位于广州,在中国北京、上海、安庆、美国硅谷设研发和运营分部,创新工场等是股东。
2021年初,文远知行WeRide宣布完成B2、B3两轮融资,B轮总融资金额达3.1亿美元,成为2021年自动驾驶领域第一笔融资。
宇通集团是本轮融资的战略领投方,新进投资方还包括CMC资本、国开装备基金、恒健新兴产业基金、华金资本、创茵资本等。同时,启明创投、创新工场、昆仲资本等原有股东方继续跟投。
文远知行在2023年初就传闻酝酿海外上市。另据了解,小马智行也在酝酿海外上市,正在筹备中。
优必选年营收10亿 拟香港上市
当前,魔方生活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发行上市备案信息也获得通过。
优必选科技昨日还更新了招股书,招股书显示,优必选科技2020年、2021年、2022年营收分别为7.4亿元、8.17亿元、10亿元;经调整EBITDA为-4.77亿、-6.1亿、-6.54亿元。
优必选2023年前4个月营收1.32亿,较上年同期的营收1.03亿增长28.5%;经调整亏损2.73亿,较上年同期的经调整亏损3.28亿有所收窄。
优必选科技2023年前4个月营收的增长,主要是由于消费级机器人及其他智能硬件设备所得收入增加人1980万元,因优必选科技的扫地机器人、加湿器、空气净化器、AiRROBO空气萝卜猫砂机的销量有所增加所致。
优必选科技成立于2012年3月,是一家人工智能和人形机器人研发、制造和销售为一体的创新企业,已经在2023年2月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
IPO前,腾讯控股持有优必选科技6.48%的股份,为第一大机构股东。除投资外,腾讯控股还曾与优必选科技在产品层面展开深入合作,共同打造了数款人形机器人产品。
比亚迪联合创始人、正轩投资董事长夏佐全也以天使投资人的身份投资优必选科技,至今仍是公司主要股东及董事之一,持股5.78%。
一旦在香港上市,优必选科技将成为中国人形机器人第一股。
市场人士认为,证监会境外上市备案新规实施以来,企业提交备案材料踊跃,申请企业数量明显增加。
随着渠道持续畅通,境外上市备案将提速,这对众多准备海外上市企业来说,是重大福音,对众多投行及金融行业人士来说,也是久旱逢甘霖。
本文源自:雷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