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为一名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蝌蚪找妈妈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2、 语言活动:小蝌蚪找妈妈
3、 一、活动目标: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4、 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成长过程。
5、 能够用完整连贯的语言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思。
6、 感受动画的意境美。
7、 二、活动准备:
8、 课件、图片、相机三、活动过程:
9、 1.猜谜语,引出课题。
10、 “大大的脑袋,黑黝黝,细细的尾巴水中游!”
11、 提问:“小蝌蚪从没见过自己的妈妈,你们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吗?”
12、 提问:为什么小蝌蚪和自己的妈妈长得不一样?
13、 幼儿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2.看课件,完整欣赏故事内容。
14、 教师提问:
15、 小蝌蚪的妈妈长得是什么样的?
16、 小蝌蚪找到自己的妈妈了吗?
17、 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它们碰到了谁?互相说了什么?
18、 它们把谁当成了妈妈?
19、 分段欣赏故事内容。
20、 (1)、小蝌蚪为什么去找妈妈?
21、 (2)、看课件第二段。遇到鱼妈妈时,他们说了些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放映相应的幻灯图片)。小蝌蚪遇到龟妈妈时又会说些什么?一起来说一说。
22、 小蝌蚪和青蛙妈妈长得像吗?
23、 再次完整看课件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
24、 让孩子通过肢体来表示小蝌蚪到青蛙的成长过程。
25、 活动延伸:
26、 《小蝌蚪找妈妈》反思春天到了,到处洋溢着春的气息,柳树发芽了,山茶花开了。吃完饭我带领孩子们来到幼儿园的后操场与孩子们一起游戏一起找春天。
27、 踏着春天的气息我进行了语言教学活动《小蝌蚪找妈妈》,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是我感触颇深,孩子们快乐的笑声依然浮现在我的脑海中,但是我也发现这个活动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
28、 首先,我直接以图片的形式导入故事,孩子们也似乎习惯了这样的教学方式,一点新鲜感也没有,每次都是老一套看着图猜猜说说。那么我认为在活动之前可以先让幼儿与家长一起收集些有关青蛙的图片,或者有可能的话收集到小蝌蚪,把这些收集到得东西放在版面或者教室的桌子上供幼儿观看了解。这样为更好的进行今天的活动作下了伏笔。
29、 其次,我认为在讲述故事的时候,让幼儿参与的比较少,都是我一个人在说缺乏良好的互动。一些旁白可以由我来讲,当讲到一些动物角色的时候,可以大胆的试着让幼儿来参与完成,孩子们对于一些动物的特性其实已经了解的非常清楚,只要加入到里面我想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很难。
30、 最后,虽然通过这个故事孩子们知道了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多小伙伴的帮助,但是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还是不是特别懂得同伴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帮忙。如果再进行一个延伸的话,我想孩子们会对这个故事理解的更加透彻,那么在平时出现问题的时候孩子们是否也会学着互相帮助呢?
31、 目标:
32、 通过观察画面,使学生从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全面的认识事物的能力。
33、 体会动物的语言、心理,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34、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使学生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是人类的朋友,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
35、 继续培养学生收集、积累信息的能力。
36、 重点:
37、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
38、 借助插图,去观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全面的认识事物的能力。
39、 教学难点:
40、 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41、 理解文中的词语。
42、 教具准备:
43、 电脑、图片、动画片。
44、 教学过程:
45、 一、观看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
46、 提示:注意观察小蝌蚪的身体变化。
47、 二、进入新课:
48、 整体感知:
49、 指名分段读,想一想:小蝌蚪找妈妈找了几次?他在路上遇见了谁?在文中画出来。教师进行板书
50、 (三次、鲤鱼、乌龟、青蛙。)
51、 电脑出示问题,在下阶段的学习中带着问题去学习:(结合上节课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进行筛选后的。)
52、 细读课文:
53、 1)默读课文,想想哪些内容同插图有联系?
54、 2)分别请学生读二、三、四自然段,再请学生根据自然段的内容找到相关的图片把图贴在黑板上。
55、 3)同桌之间试着结合课文内容讲一讲图画的内容:
56、 (第二自然段开始介绍小蝌蚪的变化,几天以后,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后腿,他向鲤鱼妈妈打听自己妈妈去了哪里,从鲤鱼妈妈那里他得知:妈妈是“四条腿、宽嘴巴。”第三自然段写过了几天,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后腿,他看见乌龟后,错认乌龟为自己的妈妈,从乌龟妈妈那里得知:自己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服,唱起歌来顶呱呱。第四自然段写过了几天,小蝌蚪尾巴变短了,变成了小青蛙。在荷叶上找到了自己的妈妈。)
57、 教师:整个找妈妈的过程,课文是抓住了动物的语言和动作来描写的。自己认真地读读,找出描写动物的语言和动作的词语,并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来,体会为什么这样写。结合学生说的教师板书有关动词:“迎”“追”“游”
58、 (小蝌蚪“迎上去”说明小蝌蚪与鲤鱼游的方向是相对的,他在有礼貌地打听。鲤鱼妈妈的一番话,告诉小蝌蚪他们的妈妈是:四条腿、宽嘴巴。小蝌蚪看见乌龟后,就“追上去”说明小蝌蚪和乌龟前进的方向相同,乌龟在前,小蝌蚪在后,表现出小蝌蚪急于找到自己妈妈的心情。乌龟的话使小蝌蚪进一步了解了妈妈的外形特点:“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服,唱起歌来顶呱呱。”小蝌蚪看见青蛙妈妈后,就“游过去”说明他看见妈妈后,十分高兴。)
59、 4)根据画面内容,练习有语气地朗读:
60、 自由读
61、 指名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还可以说说读书时有什么困难?
62、 教师进行指导:小蝌蚪想找妈妈,他们询问鲤鱼妈妈时,要有礼貌,读出渴望找到妈妈的心情;鲤鱼妈妈的回答语速放慢,非常可亲可敬,读出关心孩子的语气。小蝌蚪叫乌龟妈妈时,要读出既高兴又着急的语气。乌龟在与小蝌蚪说话时,要读出宽容、耐心、稳重、热情的语气,读书时速度放慢。小蝌蚪看见自己的妈妈后,要读出高兴的语气,青蛙妈妈的话要读得:亲切、自然。
63、 小组练习分角色有语气、还可以加上适当的表演。
64、 每个小组选派代表,进行展示。
65、 评一评读书情况,为什么?
66、 4教师提出问题:小蝌蚪找到了自己的妈妈,他是怎样变成一只小青蛙的呢?
67、 学生自己说说: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说,可以用笔画出生长过程,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说明。
68、 在小组内与同学说说,交流交流。
69、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展示。
70、 教师出示电脑画面:
71、 小蝌蚪先长出两条(),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再过几天,()变短了,渐渐地,()已经不见了。小蝌蚪长成了()。
72、 让学生读一读,自己试着进行填写。
73、 请学生把答案板书到黑板上:长出后腿→长出前腿→尾巴短了→尾巴不见了。
74、 师生共同读一读。
75、 根据电脑画面画出小蝌蚪生长过程,与电脑博士比一比。
76、 三、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
77、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小青蛙可以帮助人类做些什么呢?我们应该怎样做?谈谈自己的看法。(可以借助课外资料谈。)
78、 教师小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青蛙。
79、 四、积累所得信息:
80、 让学生想想通过学习打算积累哪些信息。
81、 在全班范围内说说,相互交流。
82、 教学目标:
83、 会认“灰迎”等8个生字。会写:河姐“等6个字。
84、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85、 了解青蛙一生的变化,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86、 教学重难点:
87、 认读生字,了解青蛙的成长过程
88、 课时安排:
89、 2课时
90、 教学过程:
91、 第一课时
92、 一、揭示课题
93、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它们想找自己的妈妈,但又不知道妈妈是谁?它在哪?我们跟他们一起去找好吗?
94、 (板书:小蝌蚪找妈妈)
95、 二、从图入手指导总观全图
96、 问:小蝌蚪长什么样?我们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97、 三、读全文,理解一、二自然段
98、 (1)读准字音。
99、 (2)标出自然段。
100、 ①问:哪一自然段写小蝌蚪的样子?
101、 ②学生再读第一自然段。
102、 问:小蝌蚪什么样?(大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尾巴。)
103、 ③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104、 问: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三句话)说说每句话什么意思?重点指导三个问题,要求先谈问题:
105、 a.过了几天,小蝌蚪有什么变化?看图观察小蝌蚪长后腿的位置?
106、 b.它见到了什么,问了什么话?(见到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
107、 c.它是怎样得到回答的?(板书:四条腿宽嘴巴)
108、 师小结:学习这段我们分三步:
109、 ①读全文看有几句话?
110、 ②想每句话什么意思?
111、 ③读问题看图回答问题。
112、 四、再读第二自然段,体会小蝌蚪找妈妈的心情
113、 第二课时
114、 一、读第二自然段,想想第二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115、 二、三个学生分别读三、四、五自然段
116、 (1)问:三、四、五自然段哪两自然段与第二自然段叙述方法基本相同?(三、四自然段)
117、 (2)师扶着学习第三自然段。指导学生分步骤学习。
118、 ①读全文,看有几句话?
119、 ②想想每句话是什么意思?
120、 ③读问题,看图回答问题。
121、 ④再读全段。
122、 (3)放手让学生自学第四自然段。把第二个问题改为①它们来到了哪里?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②小蝌蚪和青蛙妈妈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123、 (4)问:小蝌蚪在看见鲤鱼、乌龟、青蛙妈妈时怎么做的?(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它们在意思上有什么不同?迎上去:有礼貌,也为了让鲤鱼发现自己。这与我们问路一样。追上去:小蝌蚪和乌龟前进方向相同,表现它们找妈妈的心情。这也是急中出错的原因。游过去:真实地表达出小蝌蚪找妈妈的心情,因为这次肯定不会错了,于是就高高兴兴地游过去。
124、 三、讲读第五自然段
125、 问:第五自然段有几句话?
126、 1第一句话什么意思?出示幻灯,显示小蝌蚪整个的变化过程。
127、 2第二句什么意思?从青蛙天天捉害虫你想到了什么?
128、 四、小结:同学们看图,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随着不断了解妈妈的特征,自己的身体也在变化,最后终于找到了妈妈,它多高兴呀!
129、 五、指导写字
130、 出示生字,读一读
131、 观察它们的位置,想想该怎么写。
132、 学生描红,临写,师巡视辅导。
133、 一、活动目标
134、 1.尝试根据不同动物特征选择乐器、创编节奏表现故事情节,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
135、 2.通过游戏,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及合作创编奏乐的能力。
136、 二、活动准备
137、 1.感受过故事“小蝌蚪找妈妈”,会唱游戏歌曲叫《小蝌蚪找妈妈》
138、 2.各种乐器若干、头饰(鸭、鱼、乌龟、白鹅、青蛙、蝌蚪)。
139、 三、活动过程
140、 (一)复习歌曲叫《小蝌蚪找妈妈》。
141、 T:有只小蝌蚪在池塘游来游去,脑袋圆圆,尾巴细细,真可爱。(引导幼儿在唱歌词“黑溜溜”时舌头卷一卷。)
142、 (二)乐器游戏——小蝌蚪找妈妈
143、 故事回忆
144、 根据故事情节,依次出示小鸭、大鱼、乌龟、白鹅图片,并引导幼儿说出动物的特征。
145、 T:小蝌蚪找妈妈先遇到谁?走路怎么样?乌龟走路又是怎样的?(慢吞吞的)
146、 2.引出新角色——青蛙
147、 T:最后小蝌蚪找到的妈妈是谁?(出示图片青蛙)青蛙长得怎么样?叫声是怎样的?有什么本领?选什么乐器表示青蛙?它可能在干什么? (引导幼儿根据青蛙的特征和情节选择乐器为青蛙配音,例如:一名幼儿选蛙鸣筒,表示青蛙在唱歌;另一幼儿为青蛙选响板代表它从这片荷叶跳到那片荷叶。)
148、 3.幼儿分组用乐器表现动物角色
149、 幼儿自由分组选择角色(青蛙、小鸭、大鱼、乌龟、白鹅),一起商量用什么乐器和节奏表现动物。老师巡回观察指导,分别找出小鸭、大鱼、乌龟、白鹅组的节奏,鼓励幼儿合作表现;重点指导选择表现“青蛙”的小组。
150、 4.分享交流
151、 选择2—3组幼儿展示刚才讨论的成果(包括本次探索重点——青蛙组,以及本次活动节奏或乐器有变化且有创意的小组),并引发其他组幼儿的.想象。例如:听着他们的音乐感觉青蛙在干什么?有的幼儿说:叉的声音好像青蛙扑通跳到池塘里;有的说:蛙鸣筒代表青蛙的叫声等等。
152、 5.集体表现:回旋曲《小蝌蚪找妈妈》
153、 老师扮演小蝌蚪起到指挥及串联作用,引导幼儿集体操作回旋曲。
154、 操作提示
155、 这个乐器操作游戏是一个过程性、延续性的活动。本次活动的重点是为青蛙选择合适的乐器和相应的节奏,并用乐器完整表现整个故事。在此活动之前,老师需要逐一地为角色(小鸭、大鱼、乌龟、白鹅)选择乐器和节奏,因此可分几次活动进行(方法同本次活动相同)。
156、 在引导幼儿选择乐器时要让幼儿通过倾听为角色配上合适的声响,在鼓励幼儿创编节奏时老师要将抽象节奏与情景相结合,支持幼儿用节奏解释情景。
157、 可将乐器材料放入区角活动中,鼓励幼儿不断创编新的节奏,或用自制乐器替代已有乐器进行合作游戏。
158、 小呀小蝌蚪,咳哟咳哟咳哟哟,来来去去水呀水里游,找妈妈,快快找妈妈,我的好妈妈在哪里?
159、 活动目标:
160、 幼儿产生喜欢创作的欲望。
161、 会区分故事中不同的情节内容,知道其先后顺序,并能通过绘画表现出来,制作成连环画。
162、 进一步熟悉和理解《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内容,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
163、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并用简单的笔画表现出故事的主要内容。
164、 难点:熟悉故事的角色与情节,并尝试制作成连环画。
165、 活动准备:
166、 白纸裁成32k,数量7倍于幼儿人数、事先熟悉《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内容、水彩笔、连环画、动物图片、订书机。
167、 活动过程:
168、 一、开始部分:
169、 1.回忆故事《小蝌蚪找妈妈》的主要情节。
170、 “你听过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吗?它都讲了些什么?”
171、 二、基本部分:
172、 播放录音,再次欣赏故事《小蝌蚪找妈妈》。
173、 “提问:小蝌蚪刚生下来是什么样子?小蝌蚪把哪些动物当成自己的妈妈了?”
174、 “小蝌蚪去找妈妈,先碰到了谁?后来又碰到了谁?最后它找到自己的妈妈了吗?”
175、 小结:小蝌蚪遇到了鸭妈妈,鱼妈妈,乌龟妈妈,鹅妈妈,在大家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
176、 2.、讨论:怎样制作连环画?
177、 “小朋友知道什么是连环画吗?”(连环画就是由一张张连续的画面,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按次序装订起来,就成了一本连环画。)
178、 “你们知道什么是连环画吗?怎样来做连环画呢?”(幼儿讨论)
179、 3.教师讲解连环画的制作过程。
180、 “这么长的故事我们可以怎么画?(小组合作)小组合作时怎么分工?一共要画几张?有哪几张?”
181、 4.播放故事,幼儿绘画,制作连环画,老师巡回指导,给予及时的帮助。教师注意提醒幼儿根据情节的发展表现完整的画面。
182、 三、结束部分:
183、 1.幼儿之间互相欣赏、交流。
184、 “你画的是什么?用到了那些技巧?用到了什么颜色?”
185、 “你觉得谁画的最好?他的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
186、 小结:每位小朋友都画出了自己的特点,你们都是出色的小画家。
187、 【设计意图】
188、 大班的幼儿活泼好动,喜欢户外运动,在孩子熟知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后,结合幼儿活泼好动的特点,进行了户外活动游戏创编,意在培养孩子在活动中的合作意识,锻炼孩子的合作能力,使孩子在游戏活动中体验游戏的快乐。
189、 【活动目的】
190、 锻炼幼儿的身体平衡能力,以及身体的灵活性。
191、 培养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让孩子体验游戏的快乐。
192、 【活动准备】:青蛙头饰 呼啦圈若干
193、 【活动过程】:
194、 幼儿随《健康歌》音乐做热身运动。
195、 教师谈话:小朋友喜欢听《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吗?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做一个小蝌蚪找妈妈的游戏好不好?
196、 活动开始:把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组,每组选出一位幼儿当青蛙妈妈,其余幼儿为小蝌蚪。
197、 在场地上画一个大圆圈做池塘,大圈里面分别画若干个小圆圈(呼啦圈)做青蛙的家。青蛙妈妈和小蝌蚪在池塘里边游边念儿歌:“小小蝌蚪游呀游,圆圆的脑袋黑黝黝,细细尾巴扭呀扭,小河里面转圈游。转呀转呀转转转,东边游来西边游,闭上眼睛想一想,妈妈妈妈在哪头?”当念到“妈妈妈妈在哪头”时,蝌蚪蹲下用手蒙住眼睛。青蛙妈妈任意选择一个小圈站好,表示先回家了。当老师说:找妈妈去吧。小蝌蚪睁开眼睛,跑向自己的妈妈身边,说:“妈妈找到了。”游戏重新开始。请先找到妈妈的幼儿扮青蛙妈妈。
198、 活动中提醒幼儿,转圈时不要相互碰撞其他小朋友,不要出圈。
199、 青蛙妈妈的动作可以游(慢跑),也可以跳。
200、 放松整理:幼儿做弯腰,伸手放松运动。
201、 【活动延伸】:回家结合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和爸爸妈妈小伙伴做游戏。
202、 【活动反思】
203、 本次活动是在孩子熟知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以后,结合幼儿的兴趣特点,进行了有关户外活动的尝试性训练,幼儿在活动中体验了游戏的快乐,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是一次不错的户外活动训练。
204、 活动目标:
205、 1.在多媒体课件的引导下,多次倾听教师演唱,理解歌词内容,初步学唱歌曲。
206、 2.通过“小蝌蚪找妈妈”游戏,能随音乐节奏大胆演唱并尝试进行歌表演。
207、 3.在歌唱活动中,感受帮助小蝌蚪找妈妈的快乐。
208、 活动重难点
209、 重点:理解歌词内容,初步学唱歌曲。
210、 难点:能随音乐节奏大胆演唱。
211、 活动过程:
212、 一、教师讲述故事,激发幼儿帮助寻找青蛙妈妈的兴趣。
213、 指导语:池塘边有只小蝌蚪在找妈妈,我就是那一只刚出生的小蝌蚪,我谁都不认识。我看到谁都叫嗯嗯,嗯嗯你好,嗯嗯你好,你们看见我的妈妈了吗?我决定唱着歌找妈妈去。
214、 二、通过“小蝌蚪”找妈妈游戏,幼儿逐遍倾听歌曲。
215、 教师范唱歌曲第一次。
216、 指导语:你看见我的妈妈了吗?我去那边找找吧!
217、 教师范唱歌曲第二次。
218、 指导语:你看见我的妈妈了吗?我的妈妈到底在哪里呢?
219、 提问:我歌曲里唱在哪里找妈妈吖?(池塘边)那我再去池塘里找找我的妈
220、 妈。
221、 教师范唱歌曲第三次。
222、 指导语:你有没有看见我的妈妈,你是我的妈妈吗?
223、 教师范唱歌曲第四次。
224、 指导语:嗯嗯你好,你一定是我的妈妈。
225、 提问:要找妈妈的时候我是怎么唱的?(妈妈,妈妈你在哪里吖?),你们
226、 能帮我一起唱这一句吗?看我的妈妈能不能听见。
227、 单独练习一次。
228、 教师范唱歌曲第五次。(指导语:妈妈还没有听到我的声音,一定是我的声音太小了。
229、 提问:你们可以和我一起唱歌找妈妈吗?
230、 小结:你们的歌声真好听!
231、 三、通过多媒体课件,玩“选荷叶”游戏,幼儿学唱歌曲。
232、 四、1.出示PPT池塘,幼儿学唱歌曲第一次。
233、 指导语:我的妈妈到底住在什么地方?(池塘),那我要去池塘找妈妈了(出示池塘ppt),我的妈妈可能躲在荷叶里面,我们要一起唱歌这个荷叶才会打开哦!
234、 提问:我要找一个会唱歌的小朋友帮我选选看我的妈妈到底藏在哪片荷叶后面?听一听你们的歌声。
235、 选取一名幼儿上来选荷叶,教师小结并说明“选荷叶”游戏规则。
236、 2.幼儿学唱歌曲第二次。
237、 指导语:接下来我又要来请会唱歌的小朋友来选荷叶了哦!
238、 3.幼儿学唱歌曲第三次。
239、 指导语:这一次我来听一听哪一位小朋友声音特别好听,能用歌声吸引更多动物听到来帮助我。我要来这边听一听哦!(教师走到另外一遍,激发幼儿歌唱兴趣)
240、 4.幼儿学唱歌曲第四次。
241、 指导语:虽然两次都没找到妈妈,但是我不会放弃的,这一次你们和我一起、努力,用好听的声音加上好看的动作、表情一起来帮助我找妈妈好吗?
242、 通过逐遍学唱,教师引导幼儿演唱时关注歌词、速度、情绪及动作表情。
243、 四、创设“池塘”情境,幼儿自主选择角色并进行歌表演。
244、 1.引导幼儿反思,帮助幼儿初步建立自我检查意识。
245、 2.散点表演歌曲一次。
246、 指导语:现在我们一起变成小蝌蚪到池塘游游泳!可以边唱边游吗?
247、 3.幼儿自选角色进行歌表演。
248、 表演游戏规则:待会我们一起来扮演小动物边唱歌边加上动作表演“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小金鱼是小蝌蚪的妈妈吗?那小蝌蚪问他他要说什么?(不是,你们的妈妈在那边)
249、 3.教师小结。
250、 教学要求:
251、 1.学会13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认识3个新字。完成课后有关词句练习。能说出趋向动词的不同用法。
252、 2.理解课文内容,回答课后问题。初步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253、 3.仔细看图,讲述图意,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和表态能力。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要保护青蛙。
254、 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55、 教学重难点:
256、 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正确理解动词。
257、 课前准备:
258、 教学挂图(或幻灯片)、蝌蚪贴图、生字卡片、小黑板
259、 教学时数:
260、 三课时
261、 教学过程:
262、 第一课时
263、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264、 1.昨天,老师捡到了一张“寻人启事”,你们想看看吗?
265、 2.(出示寻人启示)读:我是小蝌蚪,当我看到别的小动物们欢快地和自己的妈妈一起玩耍时,我多羡慕呀!可我不知道我的妈妈是谁?它在哪?听说一(1)班的小朋友是最聪明的,请你们帮我找找妈妈吧!你们愿意帮这个忙吗?
266、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蝌蚪找妈妈》。(板书:小蝌蚪找妈妈)
267、 二、引导看图
268、 1.图片中,哪些是小蝌蚪?小蝌蚪在什么地方?(指名看图)说说小蝌蚪的样子。
269、 (学生试说: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黑的,长着长尾巴。)
270、 2.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谁?(鲤鱼乌龟)教师相机板书:乌龟
271、 三、自学课文
272、 老师提出要求,对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一句一句、一段一段地读懂。读后想一想:课文是怎样写小蝌蚪找妈妈的?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它有什么变化?
273、 四、检查、交流自学情况
274、 1.学习生字新词。
275、 (1)在课文里找出生字,画下来,读一读,相互正音。
276、 (2)同桌相互说说生字的结构特点,然后写一写。
277、 (3)教师重点指导:
278、 蝌蚪,kēdǒu,都是左右结构,虫字旁。群,qún,13笔,左右结构。灰,huī,6笔,半包围结构,右下是“火”。腿,tuǐ,13笔,左右结构,右边是退。姨,yí,9笔,左右结构,左边女字旁,右边夷字边。注意“女”作偏旁时,横不要出头。宽,kuān,三拼音,10笔。嘴,zuǐ,要读准平舌音,注意写好右边的笔画。龟,guī,7笔,注意下边的写法。摆,bǎi,左右结构,13笔,追,zhuī,翘舌音,9笔。要写好右边。肚,dù,左右结构,7笔。鼓,gǔ,左右结构,13笔,注意写好右边的笔画。
279、 2.试着回答问题:小蝌蚪是什么样的?小蝌蚪怎样长成青蛙的?青蛙长得什么样?
280、 五、课堂练习
281、 认记生字新词。
282、 第二课时
283、 一、复习检查
284、 1.认读生字新词。
285、 2.听写:蝌蚪
286、 一群灰色
287、 乌龟宽嘴巴
288、 鼓眼睛
289、 3.说说小蝌蚪和青蛙的样子。
290、 二、导学课文
291、 1.导读第1自然段
292、 (1)课文里是怎么描写小蝌蚪的呢?(一群小蝌蚪,长着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在池塘里游来游去。)教师一边讲评一边板书:池塘一群黑灰色
293、 (2)小蝌蚪现在在做什么呀?(快活地游来游去)
294、 (3)小蝌蚪在池塘里快活地游来游去,我们也来快活地读读书,请齐读第一段。
295、 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怎么了?(长出了两条后腿。)(师贴长后腿的画于黑板上)
296、 (4)小蝌蚪太想念自己的妈妈了,于是鲤鱼妈妈决定帮助它们找妈妈,它是怎样回答的呢?课文又是怎样写的呢?我们就是这群小蝌蚪,再来读读他们的话。(生读蝌蚪的话)
297、 (5)(出示——鲤鱼)老师现在来当鲤鱼妈妈,谁来当小蝌蚪,向我打听?(请学生当小蝌蚪来练习)
298、 (6)交换,学生念鲤鱼妈妈,教师念小蝌蚪。
299、 理解“迎上去”在句子中的作用。师生对读,边读边做动作)
300、 (7)从鲤鱼妈妈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知道蝌蚪妈妈的特点是什么?(四条腿,宽嘴巴。)
301、 2.导读第3自然段
302、 (1)小蝌蚪听了鲤鱼妈妈的话,继续游啊游,过了几天,小蝌蚪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又长出了两条前腿。)(师贴长前腿的画于黑板上)
303、 小蝌蚪又错把乌龟当妈妈。(乌龟同青蛙一样是四条腿,宽嘴巴)
304、 理解“追上去”在句子中的作用。(从背后赶上去打招呼)表演动作。
305、 3.导读第4自然段。
306、 (1)指名朗读本段。青蛙妈妈什么样?找出描写大青蛙的句子。
307、 板书:四条腿(蹲)
308、 宽嘴巴
309、 大眼睛(鼓)
310、 绿衣裳(披)
311、 白肚皮(露)
312、 理解“游过去”在句子中的作用。(小蝌蚪找到了真正的妈妈,心里很高兴、很踏实)表演动作。
313、 4.齐读第5自然段。
314、 (1)小蝌蚪象我们同学一样聪明,认定了青蛙就是自己的妈妈,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又会发生什么变化昵?(小蝌蚪尾巴变短了)(师贴出小蝌蚪尾巴变短的图片)小青蛙以后跟着妈妈做什么?(捉害虫)
315、 5.小结: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青蛙是庄稼的好朋友,专门吃害虫。青蛙善于捕捉害虫,一只青蛙一天要吃害虫40~50只,多的达到200多只。一只青蛙一年能吃15000多只害虫。所以,我们要保护青蛙)
316、 三、课堂练习
317、 1.读写生字新词。
318、 2.仿写句子。
319、 地点有什么样子干什么
320、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脑袋,黑灰色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321、 有一群鹅
322、 有一群小鸡
323、 有一只猴子
324、 第三课时
325、 一、复习检查
326、 1.看拼音,写汉字。
327、 Qīngwāmāmayǒusìtiáotuǐ,kuānkuāndezuǐba,gǔzhedàyǎnjing,pīzhebìlǜdeyīshang,lòuzhexuěbáidedùpī。
328、 2.说说小蝌蚪是怎样一步一步变成青蛙的——开始什么样?后来呢?教师板书:
329、 大脑袋
330、 黑灰色
331、 长尾巴→长两条后腿
332、 长两条前腿尾巴变短
333、 尾巴不见了→脱掉了尾巴→换上了绿衣裳。
334、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
335、 三、把课文内容讲一讲
336、 老师提示线索:池塘里……小蝌蚪游呀游……小蝌蚪游呀游……小蝌蚪游呀游……,不知什么时候……
337、 四、总结
338、 课文里通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讲述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每一段的写法都是一样的:先写小蝌蚪的变化,再写小蝌蚪看见了谁,最后用对话来结束。
339、 通过本课学习,我们不但掌握了生字、新词,而且知道了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作者根据图画的主要内容,合理想象,按顺序写出了这样一篇好文章,对我们今后的看图作文会有帮助。
340、 五、课堂练习
341、 1.说说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好青蛙和蝌蚪。
342、 2.完成课后习题3。
343、 板书:
344、 小蝌蚪找妈妈
345、 小蝌蚪
346、 →
347、 变
348、 →
349、 青蛙
350、 大脑袋
351、 →
352、 长了两
353、 →
354、 长了两
355、 →
356、 尾巴
357、 →
358、 不见
359、 黑灰的身子
360、 条后腿
361、 条前腿
362、 变短
363、 尾巴
364、 长尾巴
365、 ↓
366、 ↓
367、 ↓
368、 找妈妈
369、 →
370、 鲤鱼
371、 →
372、 乌龟
373、 →
374、 大青蛙
375、 →
376、 捉害虫
377、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反思
378、 《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传统课文,因其内容生动、有趣而深受低年级学生的喜爱。在课堂中我力求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学生上课被动和机械训练的弊端。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
379、 一、寻人启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380、 兴趣是一个人对某件事所表现出来的喜爱的情绪。课堂中,学生对课文的兴趣有无,直接影响着课的质量。上课伊始,老师神秘地告诉学生,刚才在校门口看到了一张寻人启事,想看看吗?在同学们诧异声中,教师用幻灯打出《寻人启事》:
381、 大家好!
382、 我是小蝌蚪,当我看到别的小动物们欢快地和自己的妈妈一起玩耍时,我多羡慕呀!可我不知道我的妈妈在哪里?听说一(1)班的小朋友是最聪明的,请你们帮我找找妈妈吧!
383、 同学们恍然大悟,不一会儿小脸上个个绽出灿烂的笑容,原来是可爱的小蝌蚪找他们帮忙来了。这时,教师不失时机地问:“你们愿意帮这个忙吗?”孩子们一边齐声响亮地喊愿意,一边迫不及待地打开课本读课文。没有大费周折的导入语,也没有颇费时间的练习题,学生就这么自然而然地进入了课文,进入了角色。
384、 二、读、说、贴、讨论学文,丰富语言的积累
385、 1.读——分层朗读,读出感情
386、 (1)初读。教师有趣导入课文以后,随即抛出问题。a.课件播放全文,学生思考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b.小蝌蚪的妈妈是谁,从文中找出它妈妈的特征。学生在读中了解内容梗概,获得整体感知。带着问题读,使读不再是漫无目的,提高了读的质量。
387、 (2)精读。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教师精心导学,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课文第二、第三两小节,是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是全文的重点,处理如下:a.读这两小节,回答小蝌蚪先碰到了(),又碰到了()。b.比较句子。(小蝌蚪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捉食,就迎上去。小蝌蚪一看见乌龟在水里游,就追上去。c.朗读指导。重点指导小蝌蚪与鲤鱼、乌龟之间的对话。d.分角色朗读并表演。
388、 2.说——以读促说,说中理解
389、 (1)说顺序。要求学生用上先、再、接着、最后,说小蝌蚪的生长过程。通过学生的说来完成填空题。
390、 (2)说内容。在学生知道青蛙的样子以后,要求他们在寻人启事中加入青蛙的特征。把学到的内容及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391、 3.贴——据文贴画,贴中取乐
392、 教师准备好五幅画,分别为小蝌蚪、长了两条前腿的蝌蚪、长了前腿和后腿的蝌蚪、尾巴变短的青蛙、小青蛙。通过学生看图引导学生说出小蝌蚪的变化过程,教师相机贴出对应的图片。这样学生掌握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时就轻松自如,毫不吃力。
393、 4.讨论——形式多样,深入引导
394、 新基础教育理论认为:“任何学校教育活动都会对人的身心产生多方面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所以,每一项学校教育活动都应顾及学生多方面的发展。”课堂教学尤需如此。鲤鱼妈妈说蝌蚪妈妈四条腿,宽嘴巴,乌龟却说蝌蚪妈妈长着大眼睛,披着绿衣裳,到底蝌蚪妈妈长什么样昵?他们俩谁说的对呢?问题一抛出,立即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他们积极讨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变被动为主动。在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说出蝌蚪妈妈的样子,并加以引申。通过学生课前资料的寻找以及课上资料的交流,学生知道青蛙是庄稼的好朋友并且开动脑筋说出了许多保护的措施。增强了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意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体现出育人的本质和实现育人的功能。
395、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本节课也有许多遗憾。比如:学生读懂了课文,但对学生理解课文的方法总结的不及时、不明确。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将坚持把读的权利留给学生;把问的权利交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把评的自由还给学生。通过感悟、联想两个支点,尽可能让全体学生参与,人人动脑、动口、动手,全员活动,全程活动,成为学习的主人。
396、 活动目标:
397、 关注画面的安排,尝试变化小蝌蚪与其他故事角色之间的大小和位置。
398、 体验安排故事画面的乐趣。
399、 活动难点:
400、 注意远近、大小关系,合理安排画面的能力。
401、 活动准备:
402、 齐白石作品:小蝌蚪
403、 故事人物:鸭子、鱼、乌龟、鹅、青蛙图片
404、 铅画纸、油画棒、颜料等。
405、 活动过程:
406、 一、谈论欣赏(回忆关于小蝌蚪的已有经验)
407、 回忆小时候画的小蝌蚪。
408、 关键提问:“我们以前都会画小蝌蚪,以前画的小蝌蚪是什么样子的呢?你是怎么画小蝌蚪的?”
409、 欣赏齐白石画的蝌蚪。
410、 引导语:“我们小朋友都会画小蝌蚪,今天我们来看一看齐白石爷爷画的蝌蚪。”
411、 教师小结:齐白石爷爷画的小蝌蚪很逼真、很灵活,小蝌蚪看起来简单,但要画得灵活可不容易。
412、 二、操作尝试(感受画面布局)
413、 出示动物图片,将其放置不同的位置,请幼儿观察。
414、 过渡语:“我们都听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故事中遇到了谁呀?”(幼儿讲述故事情节,教师摆放故事角色到不同位置。)
415、 共同分辨摆放的位置是否平衡,适当将其调整。
416、 关键提问:“小蝌蚪遇见了鸭妈妈,小蝌蚪们游到了鸭妈妈的身边,你们看,小蝌蚪游到鸭妈妈的身边了吗?鸭妈妈看得到小蝌蚪和他们说话吗?”
417、 关键提问:“这一次小蝌蚪遇到了大鱼,小蝌蚪游了过去,小蝌蚪要游在哪里?”(变换故事角色)
418、 小结:小蝌蚪可真灵活,游到东来游到西。游啊游,游到动物的身边找妈妈哦!
419、 过渡语:“我们今天也来创作这个故事,来画一画小蝌蚪找妈妈。”
420、 三、幼儿创作(体验创造故事画面的乐趣)
421、 要求:
422、 画之前,确定动物的位置并和小蝌蚪相呼应。
423、 添画与主题有关的事物,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动物形象和设计画面。
424、 用颜料创作画面背景。
425、 四、评价作品
426、 鼓励幼儿大胆向同伴介绍自己创作的小蝌蚪找妈妈故事。
427、 一、设计理念
428、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低年级阅读教学提出了如下教学目标: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读物中的图画和音像材料阅读;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本课的教学就是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借助插图、音像等手段,引导学生进入课文角色,从而感知青蛙的变化过程。在教学时,教师应少讲、精讲,留给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独立思考的时间。
429、 二、教学目标
430、 认识“灰、迎”等8个生字。会写“河、姐”等6个字。
43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32、 能通过朗读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33、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不断提高自主识字、自主阅读能力。
434、 三、教学重难点
435、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蝌蚪到青蛙的生长过程。
436、 哪几个自然段讲小蝌蚪在找妈妈。
437、 四、教学准备
438、 课件
439、 五、课时安排
440、 2课时
441、 六、教学过程
442、 第一课时
443、 教学目标:
444、 认识“灰、迎”等8个生字。会写“河、姐”等6个字。
445、 通过看图学文了解青蛙在成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和想象、表达能力。
446、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47、 (一)、激趣引入
448、 猜谜语。
449、 ⑴ 小黑鱼,滑溜溜,圆圆脑袋长尾巴,池塘里面游啊游。(小蝌蚪)
450、 ⑵ 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虫。(青蛙)
451、 谈话引入。
452、 同学们,你们觉得他们是一家人吗?为什么长相相差这么大呢?难怪小蝌蚪连自己的妈妈都不认识。今天我们就一起随着小蝌蚪去找妈妈吧!
453、 板书课题。
454、 (这样精心设计导言,调动学生视觉听觉交叉参与活动,有效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使学生能够主动、充满激情地参与学习活动。)
455、 (二)、自学课文
456、 揭示自学要点:
457、 自学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笔画结构、试着给生字编码,若不会的作记号提出来。
458、 你认识画面上哪些动物?哪些动物不是小蝌蚪的妈妈?小蝌蚪为了找妈妈,向谁去打听的?
459、 最后小蝌蚪在哪儿找到了妈妈?它们的妈妈是什么样儿的?
460、 (上述学生通过观察、朗读、动手操作,自学和理解的过程中,主体意识、主动精神、探索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得到了相应培养。当然,低年级学生自学活动中会有一定难度,可采取由扶到放的方法指导。)
461、 (三)、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词
462、 学生读课文。
463、 教师范读。
464、 再次读文,自查朗读情况。
465、 出示词语,检查识字情况。(见课件)
466、 (1)你会读哪个词语就大声的读出来。
467、 (2)谁愿意当小老师你认识的字词教给同学们?
468、 识记生字。
469、 学生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教师可适时引导用实物或动作来识记。
470、 灰:出示灰色的帽子或引导学生说出自己见到的灰色的东西。
471、 追(或迎):谁愿意把追(迎)的动作表演给大家看?
472、 披:我这有件衣服,谁能把它披在身上?
473、 阿姨:你把什么样的人叫阿姨?
474、 指导写字
475、 (1)请大家先认真观察生字在田格中的位置,然后独立写一个。(书上田格中的字)
476、 (2)学生提出认为难写的字,师问:你们认为哪个字难写?教师电脑出示带田格的生字,让学生仔细观察生字每一笔在田格中的位置。请同学说一说占格位置。
477、 (3)请学生书写田格中的其他字。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478、 (4)展示学生书写情况,说说哪些字写的好,哪些字写的不够理想。
479、 (学生朗读不注音课文遇到生字可能无从下手,所以在读文之前老师就引导学生自己想办法,自主探索、认识生字,这也是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对于低年级学生,联系实物或动作来识记生字效果要远远好于部件记忆法。)
480、 (四)、图文结合,读中感悟
481、 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482、 找出与插图对应的自然段,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练习读课文。
483、 自由读全文,想一想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
484、 (给学生自主选择读内容的权力,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权,能促进学生更好的读书。)
485、 小蝌蚪在找青蛙妈妈的过程中,碰到了许多有趣的事,而且身体也发生了很多变化呢!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大声地读读课文,用波浪线划出小蝌蚪的身体变化的句子。
486、 小蝌蚪在找青蛙妈妈的过程中,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487、 你能用上“先…再…接着…最后…”来介绍一下吗?
488、 (让学生在反复读文中搞清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身体变化,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介绍,既训练了语言,又解决了文章的重点问题,一箭双雕,扎实而有效地把语言训练落到实处。)
489、 (五)、拓展学习(作业)
490、 课后进一步了解有关青蛙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做保护青蛙的小卫士。
491、 通过查找资料或网络资源,了解一种动物从小到大的变化过程,以后在班上交流。
492、 (六)、课堂检测题
493、 读一读,说一说。
494、 碧绿的衣裳 碧绿的( ) 雪白的肚皮 雪白的( )
495、 长长的尾巴 长长的( ) 大大的脑袋 大大的( )
496、 填空。 ( )里有( )小蝌蚪,大( ),( )的身子,( )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497、 (此题设计意在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渗透了一些仿写的方法。)
498、 第二课时
499、 (在阅读中理解动词“迎”、“追”,了解表示颜色的词语“碧绿”、“雪白”的意思和构词特点;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个性化的朗读,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愉快的学习中知道小蝌蚪的生长过程,思维有所开拓,口语有所发展。)
500、 教学过程:
501、 (一)、复习巩固。
502、 课文的生字宝宝想跟小朋友玩一个捉迷藏的游戏,小朋友愿意吗?他们一个个躲到句子里了,看小朋友还能不能叫出他们的名字?
503、 今天,阿姨给我讲了《灰姑娘》的故事。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504、 清早,我们一家人披着晨露,迎着朝霞去爬山。一开始,我被远远地甩在后面,但我使劲追赶,终于爬上了山顶。爸爸妈妈都为我鼓掌,连连说:“你真行!”
505、 (设计意图:生字的巩固努力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之中复习本课的生字,从而提高阅读水平,于自然中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浸染。)
506、 (二)、学习“小蝌蚪样子”的部分
507、 池塘里,水草边,生活着一群小蝌蚪。小蝌蚪长什么样?
508、 小朋友能从课文中找到有关的句子吗?
509、 你觉得这是一群怎样的小蝌蚪?根据你的体会来读一读。
510、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511、 (设计意图:虽然是一年级的孩子,可他们也是有个性的生命体,所以在阅读时,我尽量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自己去感知,再以这种体会与感知去指导自己的朗读。)
512、 (三)、学习“青蛙妈妈样子”的部分
513、 多么可爱、快乐的小蝌蚪啊!可是小朋友知道吗?小蝌蚪常常会不快乐,因为他们一出生就没有见过自己的妈妈,你知道他们的妈妈叫什么名字?长什么样吗?请小朋友到文中去找到有关的句子来告诉小蝌蚪。
514、 指名说。出示句子:
515、 (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516、 教师贴出青蛙的图片。老师这里有一张青蛙妈妈的照片。如果你们是小蝌蚪,妈妈给你们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呀?圈出“碧绿”、“雪白”、“大”。
517、 你见过“碧绿”的什么?“雪白”是怎样的白?那么,像金子一样的黄?像火一样的红?像天一样的蓝呢?
518、 (设计意图:语文重在点点滴滴地积累,在这里,教师就很浅显地使学生掌握了颜色词的构词特点,并能灵活地迁移。)
519、 青蛙妈妈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多美呀!你能通过朗读把她的美表现出来吗?指名读。
520、 青蛙还会捉虫呢!小朋友知道吗?课前我们已经去收集青蛙捉虫的有关资料,谁来介绍一下?
521、 听了青蛙捉虫的有关资料,你对青蛙妈妈一定有了更深的了解。带着这份了解再来读读这句话。
522、 (设计意图:扩大学生知识面,对于学生深入了解青蛙,保护青蛙是十分有益的。)
523、 (四)、研读“找妈妈”的经过
524、 看了妈妈漂亮的照片,知道妈妈那么能干,小蝌蚪更加急切地想见到妈妈了。然而妈妈在哪里,怎样才能找到她呢?小蝌蚪开始了他们人生中一段特殊的经历。请小朋友去读读课文的2——6自然段,看看小蝌蚪是怎样找妈妈的?
525、 学生自由读2——6自然段。
526、 问: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在谁的帮助下找到妈妈的?
527、 第二自然段:
528、 (1)这一段中有一个表示动作的生字“迎”。谁能给它扩词?“迎”的偏旁是什么?“走之”与什么有关?看图片,“迎”是怎样走?
529、 (2)师生分角色朗读。
530、 第三自然段:
531、 (1)这一段中,也有一个表示动作的生字“追”。你追过别人吗?找个小伙伴追给大家看看?现在,你觉得“追”是怎样走呢?
532、 (2)引读。小蝌蚪看见一只乌龟摆动着四条腿在水里游,以为是自己的妈妈,连忙追上去,叫着——乌龟笑着说——
533、 (3)在人物、动物的语言前面或后面,一般有一些表示动作、心情、神态、语气的词,这些词叫提示语。这些提示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朗读语言。看,小蝌蚪的话前有“叫着”,你能像他们那样叫叫吗?乌龟的话前是“笑着说”,你能笑着说说这番话吗?
534、 (设计意图:朗读与理解都要讲究一定的方法。这一阶段的教学,主要是鼓励学生用看插图、做动作等直观的方法来理解课文的重点词“迎”、“追”。提示学生在朗读角色的对话时,留意角色语言前后的提示语,使学生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读。)
535、 第五自然段:
536、 (1)小蝌蚪在鲤鱼阿姨、乌龟的指引下,终于见到了自己的妈妈。这时候,他们的心情怎样?谁来读一读?
537、 (2)妈妈见到自己的心肝宝贝,心情又是如何呢?谁来读一读?
538、 (3)就近找伙伴分角色读。
539、 (五)、演一演
540、 现在我们把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来演一演。在演之前,老师有两个建议:尽量把小蝌蚪身体的变化表现出来。在扮演角色时,好好地想象一下角色当时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怎么说的。
541、 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试演。
542、 指定一小组在班上展示。
543、 学生与老师评议。
544、 (设计意图:这是一篇介绍科学知识的童话故事,如何在文学性中凸现其科学性,是相当重要也是相当不易的。运用演童话剧的方式让孩子进一步了解蝌蚪的成长过程,又不露痕迹。)
545、 (六)、说话练习
546、 小青蛙长大后也结婚生子了,可庄稼一天也缺少不了她,所以她不得不离开心爱的孩子。青蛙忘不了小时候寻找妈妈的经历,为了使自己的孩子能顺利地找到自己,她决定在临走前给孩子写下一张留言条。请你帮她想想,她该写些什么?
547、 (1)指名说。
548、 (2)评议。
549、 课堂检测:
550、 1.说一说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他们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两条( ),又过了几天,长出两条( ),没过多久,( )不见了,变成了一只只能捉害虫的( )。
551、 2.我会说
552、 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
553、 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554、 ______________已经_______________。
555、 青蛙的品种繁多,据统计,全世界有1900多种,我国就有150种左右。著名的弹琴蛙,是我国的特产,它鸣声婉转,仿佛古代仕女于花前月下操琴。而生活在北美洲的牛蛙,则鸣声低沉粗犷,好像男低音在歌唱。
556、 蛙声除了给人以“音乐”的欣赏外,它还能预报天气。唐诗中有“水旱卜蛙声”的诗句,元代的《田家五行》一书中也有“三月初三听蛙声,卜水旱”的记载。近代,我国有不少农谚也是反映蛙鸣与天气的关系的,如“雨后蟾蜍叫,不久大雨到”,“八月青蛙叫,干得犁头翘”,等等。
557、 青蛙还是捕食昆虫的健将。当青蛙尚处于幼虫(蝌蚪)时,它一天就能吃掉100多只孑孓;而到成蛙时,用它灵巧的舌头,平均每天可吃掉70只左右的害虫。
558、 青蛙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特别是我国特有的中华大蟾蜍,经处理晒干成干蟾,可治疗小儿疳积。从它的耳后腺、皮肤腺中提取的分泌物,经处理后制成的六神丸、蟾酥丸以及消化解毒丸等药品,具有强心、镇痛、止血和治疗疔疮等作用。青蛙是益虫,所以必须加以保护,不准捕杀。
559、 活动目标:
560、 利用周围的材料合理布置游戏场地。
561、 大胆的利用肢体语言,连贯有序的进行游戏。
562、 进一步学习正确地评价自己和同伴的表演。
563、 活动重点:
564、 能根据音乐大胆的用肢体语言,连贯有序的进行表演游戏。
565、 活动难点:
566、 在活动结束时能正确地评价自己和同伴的表演。
567、 活动准备:
568、 继续丰富游戏环境,增添一些荷花,水草等辅助材料。
569、 活动过程:
570、 一、听音乐入场,激发幼儿表演兴趣。
571、 二、回顾上次游戏,提出要求。
572、 (一)小朋友们,上次我们表演了《小蝌蚪找妈妈》,在故事中你喜欢扮演什么角色?这次你想扮演什么角色?表演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鼓励幼儿从表情、动作、合作等方面提出要求)。
573、 (二)小朋友们上次表演的都非常的棒,今天凯红老师还请小朋友来表演,在表演之前凯红老师有几个要求:
574、 能按顺序进行表演,没有轮到自己表演的时候能耐心的等待。
575、 在表演时能大声的进行对话及大胆的运用肢体语言进行表演。
576、 遇到问题不急躁,耐性地和同伴进行协商解决。
577、 表演完的小朋友能安静的观看别人表演。
578、 三、引导幼儿利用周围的材料合理布置游戏场地,指导幼儿进行角色表演,感受表演游戏的乐趣。
579、 (一)按照幼儿的意愿选择角色,进行故事表演。
580、 (二)师幼共同布置场地。
581、 (三)幼儿开始表演。
582、 四、评价游戏,结束活动:
583、 (一)在这次表演中你觉得谁表演的比较好?为什么?
584、 (二)你觉得还存在哪些不足的地方?可以怎么把它变得更好?
585、 延伸活动:将头饰等材料放到表演区,供幼儿继续表演。
586、 活动目标:
587、 请幼儿把故事中的一个情节画成一幅画,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588、 让幼儿注意画面安排,注意远近、大小关系。
589、 活动准备:
590、 故事《小蝌蚪找妈妈》;(教师对故事内容要很熟悉,语言要生动、形象,特别是讲到动物的形状、色彩、动态时,更要仔细具体)
591、 每个一盒蜡笔、油画棒、彩色铅笔和一张纸。
592、 活动过程:
593、 启发谈话:小朋友,今天我们要画“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图画,怎样画呢?不是看着老师的画再画,而是听了老师讲的故事以后再画。小朋友,你们会画吗?认真听老师讲故事的小朋友,就一定会画。现在听老师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594、 小池塘边,长着许多水草,在草丛里,青蛙妈妈生了许多小宝宝。小宝宝长大了,变成了大脑袋、尖尾巴的小蝌蚪。许多小蝌蚪你追我赶地游呀游呀。小蝌蚪要回家了,可是妈妈呢?妈妈不见了,快快找,小蝌蚪找妈妈,游到西,游到东,游到荷花旁边,看见一条金鱼,眼睛圆又大,忙叫:“妈妈!妈妈!”金鱼说:“你们认错了,我是金鱼,白肚皮的才是你们的妈妈。”小蝌蚪问问这个,这个说“不是”,问问那个,那个也说“不是”。“呱呱呱”,青蛙妈妈游过来了,说:“孩子,好孩子!我是你们的妈妈呀。”小蝌蚪看看青蛙:大眼睛,白肚皮,四条腿,样子怎么跟我们一点儿也不像呢?青蛙妈妈说:“好孩子,你们还小呢,等你们长大了,就像妈妈了。”小蝌蚪终于找到妈妈了。
595、 小朋友,故事讲完了,请小朋友把故事里的事画给老师和其他小朋友看好吗?不要忘记故事里讲到的地方,是哪里?(在池塘里)那里有什么呀?(有水草、荷叶、荷花,还有各种小鱼……)更不要忘记小蝌蚪是去干什么呀?(找妈妈)……
596、 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安排好画面,注意远近、大小关系。
597、 讲评:结束后,将幼儿的图画张贴起来,让幼儿观看和相互学习。
598、 一、活动目标:
599、 引导宝宝学画小蝌蚪的基本技能。
600、 让宝宝在回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感受小蝌蚪找妈妈时的心情,我们应该帮助它们。
601、 二、活动准备:
602、 宝宝认识过许多小动物,包括小蝌蚪找妈妈故事里的所有动物。
603、 宝宝已听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理解故事情节。
604、 小蝌蚪找妈妈添画的纸、油画棒等。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磁带。
605、 三、活动过程:
606、 宝宝,青蛙妈妈的宝宝是谁?(小青蛙、小蝌蚪等)。
607、 小蝌蚪长的怎样,大大的脑袋,黑黑的身体,细小的尾巴扭一扭。教师又指着小蝌蚪说,小蝌蚪正在找妈妈。(教师边念儿歌边示范画小蝌蚪)
608、 小蝌蚪找妈妈,妈妈与我不一样,
609、 妈妈妈妈你在哪?宝宝一起帮助它。
610、 啊,青芫褪悄懵杪琛?
611、 宝宝操作画,教师放录音故事《小蝌蚪找妈妈》。教师鼓励
612、 画得又像又好的宝宝。
613、 评价作品与儿歌一起讲述,奖励画面好的宝宝。
614、 学习目标
615、 1.会认灰、迎等8个生字,会写河、姐等6个字。
616、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17、 3.了解青蛙一生的变化,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618、 课前准备
619、 1.生字卡,教学挂图(或多媒体课件),相关教具和有关青蛙的知识。
620、 2.小蝌蚪、青蛙、鲤鱼、乌龟等头饰。
621、 第一课时
622、 谈话激趣引入
623、 我们每个人都有妈妈,可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呀?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出示课题:小蝌蚪找妈妈)
624、 生齐读课题。
625、 整体感知课文
626、 播放多媒体课件,教师以解说的形式读课文。
627、 学生自读课文
628、 1.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不认识的字,向同学或老师请教。
629、 2.学习小组内互相教读,说说怎样记字形。
630、 检查学习生字的情况
631、 1.课件展示生字。指名读,正音。
632、 2.小老师教读,齐读,开火车读生字。
633、 3.指名介绍记字的方法。
634、 4.组词练习。
635、 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情况
636、 分段读课文,自己喜欢读哪段就读哪段。
637、 结合图学习
638、 1.自读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小蝌蚪的样子)
639、 用手势帮助理解甩着。
640、 口头填空:小蝌蚪,大( ),( )的身子,( )的尾巴,( )地游来游去。
641、 学生齐读这一段,体会蝌蚪的快活的心情。(可以加上动作)
642、 2.读第2自然段,看图比较。
643、 思考:小蝌蚪找到了谁?结果怎样?
644、 a.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第一、二幅图,与小蝌蚪最先的样子相比较,说说几天后,小蝌蚪发生了哪些变化。并在课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645、 b.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长出两条后腿。
646、 课件展示理解迎上去,或用做动作的方式帮助理解。
647、 c.分角色读。(同桌对读,组内互读,指名读)
648、 d.从鲤鱼阿姨的回答中,小蝌蚪知道了什么?(自己的妈妈是四条腿,宽嘴巴)
649、 板书:四条腿宽嘴巴。
650、 3.用学习第2自然段的方法自学第3自然段。
651、 a.学生汇报学习情况,多媒体或做动作帮助理解追上去。
652、 b.交流:为什么小蝌蚪会错把乌龟当妈妈呢?
653、 c.分角色读。
654、 第二课时
655、 自读课文
656、 图文结合,理解内容
657、 1.自读第5自然段。
658、 讨论交流: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它们的妈妈是谁?是什么样的?
659、 2.小蝌蚪又有什么变化?
660、 3.课件出示青蛙妈妈的话,结合课后读读说说的练习,用已经说话。
661、 4.齐读课文最后一段。画出小蝌蚪最后变化的词句。教师板书:尾巴消失捉害虫。
662、 5.教师归纳: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也是青蛙生长变化的过程。
663、 分角色朗读全文
664、 复习生字
665、 出示字卡,检查识字情况。
666、 指导书写
667、 1.出示我会写的字,学生读一读。
668、 2.观察田字格里的字,想想该怎么写。
669、 3.学生描红,临写,师巡视辅导。
670、 4.展示学生的书写,评议书写情况。
671、 演一演
672、 1.学生戴上头饰,表演课本剧《小蝌蚪找妈妈》。
673、 2.评出表演得好的小组予以奖励。
674、 拓展学习
675、 1.课后通过课外读物或网络进一步了解有关青蛙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做保护青蛙的小卫士。
676、 2.通过查找资料或网络资源,了解一种动物从小到大的变化过程,以后在班上交流。
677、 一、教材简析。
678、 《小蝌蚪找妈妈》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小青蛙,并帮助妈妈一起捉害虫。教材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含了从小能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679、 二、教学理念。
680、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低年级阅读教学提出了如下教学目标: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读物中的图画和音像材料阅读;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本课的教学就是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借助插图、音像等手段,引导学生进入课文角色,从而感知青蛙的变化过程。在教学时,教师应少讲、精讲,留给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独立思考的时间。
681、 三、教学过程。
682、 (一)猜谜语,激情导。
683、 同学们,老师想请大家猜个谜语,谜面是:大脑袋,圆肚子,细尾巴,黑身子。变变变……长出四条腿,丢了细尾巴。吃饱了,呱呱呱呱,抓害虫,顶呱呱。
684、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看看小蝌蚪找到的妈妈是什么样子呢?
685、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686、 放录音范读课文。
687、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688、 选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同位听,比一比谁读的好?
689、 (三)图文结合,讲读课文。
690、 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691、 (2)思考:小蝌蚪什么样子?
692、 (2)“快活地游来游去”是什么样子呢?请你想像一下,做这个动作。
693、 (3)展示相应的去画课件。
694、 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695、 (1)学生自读这一自然段,这段有几句话?每句话写了什么?
696、 (2)分组进行讨论。
697、 这自然段有3句话,先写了小蝌蚪的变化;然后写他遇到了谁,并向他打听自己的妈妈在哪里;最后写出妈妈的特点。
698、 (3)出小蝌蚪和鲤鱼的对话,想像他们谈话时的语气,试着读一读。(同时播放相应的课件)
699、 小蝌蚪有礼貌、询问的语气;鲤鱼阿姨和蔼、沉着、有把握的语气。
700、 (4)生练读,分角色表演。
701、 依照以上的学习方法,分组合作学习第三、四、五自然段。
702、 (1)小蝌蚪又向谁请教呢?
703、 (2)小蝌蚪又有什么变化?把有关的语句画出来。
704、 汇报交流自学情况。
705、 (1)小蝌蚪找到乌龟,乌龟告诉它,它的妈妈头顶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
706、 (2)小蝌蚪看见大青蛙,找到了妈妈。
707、 (3)用自己的话说说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708、 (4)按下面的练习,说一说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他们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 ),又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 ),没过多久,( )不见了,变成了一只只能捉害虫的( )。
709、 观看多媒体课件,了解青蛙的变化过程。
710、 (四)感情朗读,加深理解。
711、 重点指导小蝌蚪与鲤鱼阿姨、乌龟和青蛙妈妈的对话。(青蛙妈妈的语气是亲切、慈爱的)
712、 随多媒体课件朗读。
713、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714、 分角色朗读课文。
715、 (五)课堂小结。
716、 小蝌蚪为了寻找妈妈,不断地探索,靠着自己的独立生活能力,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地去发现,不断地去探究,才能取得成功。
717、 (六)布置作业。
718、 背诵课文。
719、 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家长听。
本文[高级伪原创标题]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